英雄谱
中华自古多英豪。抗日战争期间,在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极端危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游击队以及敌后军民,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社会各阶层人民,发出保家卫国、抗击侵略的时代最强音,他们竭心智、抛头颅、洒热血,以不屈的意志创造了世界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奇迹,书写了一篇篇壮怀激烈的英雄主义篇
- 1
- 2
- 3
-
毛泽东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12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
刘少奇
刘少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1938年11月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后,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领导作出发展中原地区敌后抗战的部署。
-
周恩来
周恩来,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此后,代表中国共产党长期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武汉、重庆等地做统一战线工作,并先后领导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工作。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并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
朱 德
1937年 6月,兼任军委成立的军事研究委员会主任,领导总结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研究对日作战的战略战术,开展军事教育。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后,他同毛泽东一起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向日伪军开展全面反攻,解放了华北、华中等广大地区。
-
任弼时
1925年 1月当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先后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部长、代理总书记、总书记。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八路军政治部主任。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
-
邓小平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场牌坊村。1943年初,总结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五年抗战经验,提出对敌斗争的一系列政策和策略,从思想上、组织上积极进行准备,隐蔽和积蓄力量,迎接战略反攻。
-
董必武
董必武,原名贤琮,号璧五,学名用威,笔名碧梧。旋到国民党统治区的武汉,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积极参与领导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重建中共湖北省委,筹组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
-
王稼祥
王稼祥,原名嘉祥,又名稼蔷。1943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并对此进行了初步论述。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
张闻天
张闻天,又名洛甫。到达陕北后,主持召开瓦窑堡会议,参与红军东征以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等重大决策,协助毛泽东等实现由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后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宣传部长、马列学院院长、《解放》周刊负责人、《共产党人》编辑等职。
-
彭德怀
彭德怀,原名得华,又名清宗,号石穿。1937年7月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副总指挥(后改为第18集团军副总司令),与朱德总司令指挥八路军在华北担负支援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
叶剑英
1940年3月,在重庆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全国参谋长会议,发表《对日作战和反磨擦问题》的讲话,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八路军、新四军的诬蔑。1944年,在延安多次接见中外记者参观团和美军观察组,介绍八路军、新四军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作战情况和战绩。
-
杨尚昆
一 二八淞沪抗战时,任上海民众反日救国会党团书记,参与领导上海日本纱厂工人大罢工。抗战胜利后历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共中央外事组副组长兼中央警卫司令部司令员、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副书记、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
-
李先念
李先念,1909年6月23日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县李家大屋。1939年起历任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司令员、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率部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开辟豫鄂边抗日根据地。1942年兼任中共豫鄂边区委书记,领导军民多次挫败日伪军的进攻,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
薄一波
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组建和领导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任第1总队(后改为第1纵队)政治委员。1941年任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政治委员、晋冀鲁豫边区行政委员会副主席,1942年起,任中共太岳区委书记,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委员,1945年8月,任太行分局副书记、晋冀鲁豫军区副政治委员,参与领导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工作和对日伪军的大反攻。
-
贺 龙
9月,指挥师主力协同晋察冀军区粉碎日军对五台、冀西地区的围攻;同时,组织大青山支队,进入位于绥远境内、横亘内蒙古高原的大青山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领导晋绥地区军民挫败日、伪军多次“扫荡”和“蚕食”,使晋绥抗日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屏障。1945年8月,指挥师主力参加对日军的大反攻,解放了晋西北地区全境。
-
刘伯承
9月30日,率部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组织所部进行夜袭阳明堡机场、设伏七亘村等战斗。1940年春,为反击日军的“囚笼政策”,指挥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交通破击战。1945年8月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领导全区军民进行对日大反攻。
-
林 彪
1938年3月2日,行军途经隰县以北的千家村时,被驻防当地的阎锡山部队哨兵误伤,回延安治疗。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军区、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和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等职。
-
罗荣桓
3月师长林彪被误伤赴延安后,与代师长陈光率部转战晋西,先后进行了午城、井沟和薛公岭等战斗,保卫了陕甘宁边区。1939年3月,与陈光率第115师师部和一部主力进入山东,指挥樊坝、梁山等战斗,重创日伪军,威名远播。
-
罗瑞卿
1929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支队党代表、纵队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等职。长征中曾任红军先遣队参谋长、陕甘支队第2纵队政治部主任,到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
-
左 权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后兼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同年,为纪念左权抗日殉国的业绩,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
粟 裕
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率部挺进江南敌后作战略侦察,首战韦岗告捷。皖南事变后,任第1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苏中区委书记,领导苏中军民挫败了日伪军的频繁“扫荡”和“清乡”,巩固了苏中抗日根据地。
-
叶 挺
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10月出任新四军军长,与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共同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4月8日从重庆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遇难,遗体安葬于延安“四·八”烈士陵园。
-
吕正操
吕正操,辽宁海城人。七七事变后,历任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冀中行署主任、冀中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晋绥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
-
陈 毅
1938年6、9月间与粟裕率领第1、第2支队挺进苏南,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先后担任江南和苏北指挥部指挥。1940年7月,率江南指挥部主力北渡长江,与挺进纵队,苏皖支队会合后,指挥所部取得黄桥战役的胜利,为建立苏北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
张云逸
同年冬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后受中共中央派遣,往来于广州、香港、南京、武汉、福州、桂林等地,在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中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
-
王 震
历任团政委、师政委、代理军长、中共湘赣省军区代理司令员、红六军团政委、中央军委分会委员。七七事变后,历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九旅旅长兼政委,因英勇善战,所部被八路军总部和边区政府分别授予“模范党军”和“百战百胜铁军”称号。
-
黄克诚
到陕北后任军委卫生部部长、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1940年春任八路军第2纵队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军政委员会书记,领导创建冀鲁豫根据地。
-
彭雪枫
1938年春到河南,先后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第6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豫皖苏边区委员会书记。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和淮北军区司令员,与邓子恢等领导军民与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作斗争,巩固和发展了淮北抗日根据地。
-
张爱萍
张爱萍,四川省达县人。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江浙省委军委书记、豫皖苏省委书记。领导军民挫败了日伪军的“扫荡”和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巩固和发展了苏北和淮北抗日根据地。
-
郭沫若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又名郭鼎堂。抗战爆发后,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组织和团结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文化人上,主编《救亡日报》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
-
林伯渠
林伯渠,原名祖涵。以后长期出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务委员,组织边区人民坚持对敌斗争,开展大生产运动,致力于模范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事业。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
杨靖宇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字骥生,又名张贯一。同年11月7日,第1军独立师扩编为第1军,任军长兼政治委员,指挥部队粉碎日伪军1935年秋冬季大“讨伐”。残暴的日军将杨靖宇遗体剖开,竟发现其胃里一粒米饭也没有,只有野草、树皮和棉絮而惊愕不已。
-
吉鸿昌
”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吉鸿昌(1895—1934),字世五,河南扶沟人,中国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吉鸿昌还广泛联络各界爱国人士,继续准备武装抗日活动,他的夫人胡洪霞变卖财产衣物,为抗日前线筹集军火。
-
周保中
4月,第2路军总部决定,第4、第5军主力西征五常、舒兰地区,率总部并指挥第7军、第5军第3师等部,继续留在富锦、饶河、密山地区,与日伪军周旋,掩护西征部队,并伺机打击日伪军。10月31日,与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等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任副总司令。
-
李兆麟
同年6月29日,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成立,任政治委员,与司令赵尚志一起,指挥部队粉碎日伪军“讨伐”,并在延寿、方正边界肖田地,歼灭日伪军100多人。1942年8月1日,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在苏联伯力成立,任副旅长兼政治委员,与旅长周保中一起,指挥部队整训和向国内派遣。
-
赵尚志
1934年3月,珠河地区十几支山林队、义勇军首领举行联合会议,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部,赵尚志被推举为总司令。赵尚志将这个特务当场击毙后,在昏迷中被俘,他宁死不屈,痛斥敌人,拒绝医治,鲜血流尽,壮烈牺牲。
-
赵一曼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学名李淑宁,又名李一超,四川宜宾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著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
-
马本斋
马本斋,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抗日部队―――回民支队。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
-
续范亭
续范亭,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县)人。” 续范亭的壮举,是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有力揭露和抗议,激励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40年冬,日军对晋西北根据地实行残酷的大“扫荡”,续范亭率行署机关日夜转战,积劳成疾,终于病倒。
-
李克农
李克农,安徽巢县人。1936年3月,同张学良举行关于红军与东北军互不侵犯的洛川会谈。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八路军驻上海、南京办事处处长,八路军总部秘书长,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协助周恩来、叶剑英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
陈锡联
陈锡联,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37年10月率部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一举击毁日军飞机24架,取得129师抗日的首战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受到八路军总部嘉奖。1938年4月起任第129师385旅副旅长、旅长,率部粉碎了日军晋中地区“六路围攻”,进行了邯长、白晋、武沙等战役。
-
陈 赓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旅长,率部挺进晋东南,指挥所部取得长生口、七亘村、广阳等战斗的胜利。1942年10月他参与组织指挥对沁源日军围困战,历时2年5个月,累计歼日伪军4000余人,被八路军总部誉为群众性游击战争的模范。
-
王树声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晋冀豫军区(后为晋冀豫边游击司令部)副司令员、代司令员。1940年6月,晋冀豫军区一分为二,分别组成太行、太岳军区,他改任太行军区专职副司令员兼人民武装力量动员部部长。
-
谭 政
1943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留守兵团开展整风运动,使部队取得很大进步。这个报告,是继古田会议决议之后军队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历史文献,曾被列为全党全军各级领导干部的整风文件。
-
许光达
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军参谋长、师政治委员、师长等职,为创建和巩固洪湖苏区作出了重要贡献。1942年春调任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兼晋绥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在五寨、神池、保德、偏关一带,领导军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
曾 生
曾生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领导人。后任中共香港海员工委组织部部长、书记,大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对推动香港、澳门和广东东江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由香港回到惠阳,任中共惠(阳)宝(安)工委书记,领导组建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
-
冼星海
在中国抗日救亡的烽火硝烟中,曾经广为传唱着一批革命音乐作品,成为激励全民族奋进的战斗武器。1935年回国后,冼星海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
-
聂 耳
聂耳,原名聂守信,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35年,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所作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反映了在民族危亡时,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团结御侮、奋勇抗争、一往无前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
-
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八女投江”体现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
狼牙山五壮士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2005年3月21日,在即将迎来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葛振林病逝于湖南衡阳,至此,狼牙山五壮士中最后一位在世者也永远离开了人们。
-
蒋介石
蒋介石,原名瑞元、学名志清,后改名中正,字介石。九一八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坚持“攘外必先安内”。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与美、英同盟,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得到了美国的物资和财政援助。
-
冯玉祥
1924年10月发动北京政变,率所部脱离直系军阀,任国民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9月于五原誓师,宣布所部集体加入中国国民党,被公推为国民军联军总司令,出师甘陕,参加国民革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独裁统治。
-
张学良
12月,因举国谴责,被解除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职,改任北平(今北京)绥靖公署主任、北平军分会代委员长。因对蒋介石“先安内后攘外”政策不满,与红军达成共同抗日的协议。1936年12月12日,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联共抗日。
-
李宗仁
与此同时,第五十二军、第七十五军在台儿庄外线侧击阻击日军,猛攻枣庄、峄县,以此策应孙连仲部。1943年后李宗仁任国民党汉中行营主任、北平行辕主任等职,1948年4月当选为国民党政府副总统,在1949年l月蒋介石被迫引退后,任代总统。
-
阎锡山
阎锡山,字伯川、号龙池。后历任山西都督、山西督军兼省长。面对日本大举进攻,与共产党联合,提出“守土抗战”的口号,指挥忻口会战、晋西保卫战等。1949年3月29日,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太原前夕,飞离太原,结束了统治山西38年的历史。
-
白崇禧
白崇禧,字健生,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回族。全面抗战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提出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作战指导思想,为蒋介石所采纳,在国民党军队中素有“小诸葛”之称。相继任代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桂林行营主任,参与指挥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昆仑关战役等作战。
-
陈 诚
陈诚,字辞修、别号石叟。在武汉会战中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指挥长江南岸地区作战。1943年2月,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积极做好配合盟军作战的各项准备并指挥鄂西会战,挫败10万日军的进攻。
-
傅作义
1936年11月在绥远抗战中,冒严寒出奇兵,一举攻克察西重镇百灵庙,威名四扬,成为全国闻名的抗日英雄。七七事变后,历任第二战区北路战役前敌总司令兼第三十五军军长、第七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
-
何应钦
何应钦,字敬之,原籍江西省临川,生于贵州省兴义县泥荡村。1935年,任北平军分会代委员长,与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达成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后调南京任军政部部长。抗日战争结束时,任中国战区受降最高指挥官。
-
蒋光鼐
蒋光鼐,又名憬然,广东东莞人。淞沪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气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为以后的全面抗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
蔡廷锴
在全国人民抗日高潮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号召的影响和推动下,十九路军全体将士士气高昂,决心抗击日寇,保卫上海。淞沪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气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为以后的全面抗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
宋哲元
早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绥远都统、第四方面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第二十九军军长、军委会北平分会委员兼察哈尔省主席、平津卫戍司令兼北平市市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等职。1933年,日本大举进攻察哈尔,率第二十九军奋起抗敌,歼敌6000余人,取得喜峰口、罗文裕大捷。
-
孙连仲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开始时,奉命驰援,所部勇敢作战,与敌死拼,为台儿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1939年夏,率部对豫南日军展开进攻,收复信阳。1945年调任第11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北省政府主席,为平津地区受降主官。
-
卫立煌
卫立煌,字俊如,安徽合肥人。青年时期曾在孙中山先生广州大本营担任警卫,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师长,第十九军副军长,徐州戒严司令,首都卫戍副司令,第八军军长等职。10月5日,日军以占绝对优势的飞机、大炮和坦克掩护,对中国守军发起攻击,崞县、原平先后失守。
-
张治中
张治中,原名本尧、字警魄,后改名治中,字文白。七七事变后,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兼左翼军总指挥、湖南省政府主席、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军委会政治部部长、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事会书记长等职。
-
张自忠
早年入天津法政学堂,为报国弃文从戎,1916年投冯玉祥部,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1933年率部参加喜峰口抗战,以劣势装备对付日军机械化部队,所部大刀队近战夜战歼敌,杀出威名。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词:“尽忠报国”。
-
佟麟阁
佟麟阁,原名凌阁,字捷三,河北省高阳县人。1933年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佟代理察哈尔省主席兼同盟军第1军军长,积极配合吉鸿昌、方振武收复多伦等地。7月28日,在南苑指挥部队与日军苦战,腿部负伤后仍继续指挥作战,后头部又被敌机炸伤,壮烈殉国。
-
赵登禹
赵登禹,字舜臣,山东省菏泽人。28日拂晓,在日军向南苑进攻时,与29军副军长佟麟阁指挥部队顽强抵抗,右臂中弹负伤,仍继续作战。1952年6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亲笔签署革命烈士证书。
-
戴安澜
在中华民族抗战中,戴安澜将军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以身殉国,堪称“域外死忠第一人”。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 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向戴安澜的遗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
郝梦龄
郝梦龄,字锡九,河北藁城县人。1937年 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郝梦龄请缨北上抗日,并偷偷给家人留下遗言:“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1938年 3月12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大会,高度评价了郝梦龄抗日殉国的精神。
-
王铭章
王铭章,字之钟,成都市新都人,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袁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4师师长,川军第41军第122师师长,第41军代理军长等职。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抗日浪潮席卷整个中国,王铭章主动请缨,带领122师出川抗日,转战晋东、鲁南,英勇杀敌,战功卓著。
-
谢晋元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日军屡受重挫,不断增调援兵。谢晋元率军死守危楼,誓不投降的消息,迅速传遍上海,为国内外瞩目,赞誉他们为“八百壮士”。全国民众得知谢晋元遇害的噩耗后,极为悲愤,各界人士纷纷用各种方式悼念抗日英雄,一致要求惩办凶手。
-
薛 岳
薛岳,又名仰岳,生于广东省乐昌县。薛岳总结前两次会战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套利用湘北复杂地形,与敌后退决战的“天炉战法”。当敌军看到被中国内外线兵团包围的危险准备撤退时,薛岳即命令各部队从不同方向对敌军展开围追堵截。
-
杜聿明
杜聿明,字光亭,陕西米脂人。杜聿明命令邱清泉新二十二师向日军侧后迂回,攻占公路桥,切断了昆仑关日军的退路。困守昆仑关多日的日军精锐第五师团继续顽抗,12月31日,中国军队终于攻克昆仑关,将敌大部歼灭,取得昆仑关大捷。
-
郑洞国
昆仑关战役后,郑洞国升任新编第11军军长,旋改第8军军长,率部参加鄂西会战,并担任宜昌以西、宜都以北长江一线防务近两年之久,多次击退日军进攻。1943年春,郑洞国参加中国远征军被派往印度担任新1军军长。这场攻坚战,摧毁了日军在缅北最后的战略重镇,日军缅北防御体系从此土崩瓦解。
-
陈嘉庚
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一带名闻遐迩的华侨企业家、“橡胶大王”,当年即诞生在集美这个小渔村里。1939年,他应国内之请代为招募3200余位华侨机工(即汽车司机及修理工)回国服务,在新开辟的滇缅公路上抢运中国抗战所急需的战略物资。
-
马占山
马占山,又名秀芳,生于吉林怀德,祖籍河北丰润。江桥抗战,打响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得到全中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与支持,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1932年2月,日军攻占哈尔滨后,马占山曾投降日本,就任伪黑龙江省省长,后又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
-
高志航
高志航,原名高铭久,字子恒,辽宁省通化县人(今属吉林省),1920年投笔从戎,考入东北陆军军官教育班,后到法国学习两年飞机驾驶,并以优异成绩回国,历任东北航空处少校(陆军衔)驾驶员、空军中尉分队长、第四大队中校大队长。
-
范筑先
范筑先,原名金标,又名夺魁,字竹仙。范筑先先后改编民众起义武装,收编民团武装组成抗日部队,共35个支队,3路民军,号称10万铁军,广泛开展了平原游击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清明节,聊城党政军民举行隆重的移灵仪式,将范筑先及其次子范树民的遗骨迁葬于河北省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