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潘子荻
【学习进行时】“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习近平对此作出哪些重要部署?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常说的一句话。困难群众始终是习近平心中的牵挂。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今年以来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要求,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方向。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今后两年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时隔一个多月,习近平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再次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八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彰显了习近平的决心。他指出,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今年以来,总书记在重庆、江西、内蒙古、甘肃、河南等地方考察时,都来到脱贫攻坚第一线,了解脱贫情况。近年来,习近平的足迹遍布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他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中国减贫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当前脱贫攻坚情况,总的看“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何啃下这些“硬骨头”,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这样的要求:
——要咬定目标不放松。在脱贫标准上,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
——要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聚力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加大对非贫困县、贫困村内贫困人口的支持,严格执行贫困县退出标准和程序,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要整治问题不手软。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对群众反映的“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坚决克服,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习近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不言而喻。
“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连续6年每年减贫规模都在10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1.7%。“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在保障贫困人口基本脱贫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脱贫的质量,是习近平一直思考的问题。
今年以来的地方考察中,习近平多次专程到贫困地区看望乡亲们。发展产业致富问题,习近平格外留心。
4月,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了解到已脱贫户马培清家通过参加黄精中药材产业发展和土地入股分红、管护药材基地等方式,实现了稳定脱贫,习近平非常欣慰。
5月,在江西省于都县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习近平对产业园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贫困户”发展模式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做法表示赞赏。
7月,习近平到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该村坚持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旅游强村,运用“菜单式”扶贫和扶强带贫模式,实现了产业扶贫全覆盖。
8月,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当地针对古浪南部山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际,走出了一条高深山区贫困群众易地搬迁脱贫致富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扶贫开发新路子,6万多地处山区的贫困群众搬进了新房,通过发展牛羊养殖和蔬菜种植正逐步摆脱贫困。习近平对乡亲们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十分欣慰。
9月,在河南省考察时,习近平来到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考察创客小店;来到光山县槐店乡,考察油茶产业;来到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察看特色产品。
频频赞许背后,是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课题,习近平指出:“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组织消费扶贫,加大培训力度,促进转移就业,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工作岗位。”“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增强致富内生动力,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战越是到后期越要注意脱贫质量,越是要夯实脱贫基础,越是要发挥“绣花”精神,在最薄弱的环节做最细致的工作。习近平强调,要严把贫困退出关,严格执行退出的标准和程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要保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习近平说,贫困县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做到摘帽不摘责任。脱贫攻坚主要政策要继续执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贫工作队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帮扶。要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监管。习近平强调,贫困县摘帽后,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实现已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与此同时,要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适时组织对脱贫人口开展“回头看”。脱贫工作应该一以贯之,不能到时候都说完成了脱贫任务,过一两年又大规模返贫,要多管齐下,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
脱贫攻坚越往后越要稳扎稳打,越要注重脱贫的质量。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
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
对切实改进作风问题,习近平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提出“三个要”: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要完善和落实抓党建促脱贫的体制机制,做好脱贫攻坚干部培训,提高各级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能力。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把基层减负各项决策落到实处。
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要有扶贫干部吹响冲锋号,勇做领路人。数百万扶贫干部奋战在扶贫一线,用自己的辛苦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有的长期超负荷运转,有的身体严重透支,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我时常牵挂着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同志们,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很投入、很给力,一定要保重身体。”习近平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深情地寄语。
他将扶贫干部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间,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说:“对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们,我们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健康、安全,对牺牲干部的家属要及时给予抚恤、长期帮扶慰问。对在基层一线干出成绩、群众欢迎的干部,要注意培养使用。要加强宣传表彰,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同时,对那些畏苦畏难、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的扶贫干部,要加强教育管理,该撤换的要及时撤换,该问责的要坚决问责。”
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部署,意涵丰富,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绘就了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