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花瓷“刮胡子”-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12/25 09:14:03
来源:新华网

给青花瓷“刮胡子”

字体:

12月14日,一名游客在罗小聪的展览馆内欣赏“剔青”作品。

  今年59岁的罗小聪是景德镇陶瓷大学的一名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当代陶瓷绘画。和传统的铁线描工笔、青花分水乃至青花写意创作手法不同,罗小聪创作了一种名为“剔青”的陶瓷绘画技艺。

  据了解,剔青的灵感来自版画与漆画,这种青花装饰工艺与传统的青花绘制工艺相反,是将青花料先泼洒到泥坯上,在形成山行和云彩的轮廓后,用剃刀剔除画面,这种类似给青花“刮胡子”的手法极具挑战。

  经过20多年来的不断尝试,根据厚薄不同的青花底坯,罗小聪如今仅凭一把刮胡刀和刻刀,便可以娴熟地创作出不同意境的山峦与天空、河流与冰川、村庄与人物……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pagebreak

12月14日,罗小聪在工作室内用刀片“绘制”云彩。

  今年59岁的罗小聪是景德镇陶瓷大学的一名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当代陶瓷绘画。和传统的铁线描工笔、青花分水乃至青花写意创作手法不同,罗小聪创作了一种名为“剔青”的陶瓷绘画技艺。

  据了解,剔青的灵感来自版画与漆画,这种青花装饰工艺与传统的青花绘制工艺相反,是将青花料先泼洒到泥坯上,在形成山行和云彩的轮廓后,用剃刀剔除画面,这种类似给青花“刮胡子”的手法极具挑战。

  经过20多年来的不断尝试,根据厚薄不同的青花底坯,罗小聪如今仅凭一把刮胡刀和刻刀,便可以娴熟地创作出不同意境的山峦与天空、河流与冰川、村庄与人物……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pagebreak

12月14日,罗小聪(右)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展览馆内和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今年59岁的罗小聪是景德镇陶瓷大学的一名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当代陶瓷绘画。和传统的铁线描工笔、青花分水乃至青花写意创作手法不同,罗小聪创作了一种名为“剔青”的陶瓷绘画技艺。

  据了解,剔青的灵感来自版画与漆画,这种青花装饰工艺与传统的青花绘制工艺相反,是将青花料先泼洒到泥坯上,在形成山行和云彩的轮廓后,用剃刀剔除画面,这种类似给青花“刮胡子”的手法极具挑战。

  经过20多年来的不断尝试,根据厚薄不同的青花底坯,罗小聪如今仅凭一把刮胡刀和刻刀,便可以娴熟地创作出不同意境的山峦与天空、河流与冰川、村庄与人物……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pagebreak

12月14日,罗小聪(右)在工作室内给一名学生讲解绘画构图知识。

  今年59岁的罗小聪是景德镇陶瓷大学的一名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当代陶瓷绘画。和传统的铁线描工笔、青花分水乃至青花写意创作手法不同,罗小聪创作了一种名为“剔青”的陶瓷绘画技艺。

  据了解,剔青的灵感来自版画与漆画,这种青花装饰工艺与传统的青花绘制工艺相反,是将青花料先泼洒到泥坯上,在形成山行和云彩的轮廓后,用剃刀剔除画面,这种类似给青花“刮胡子”的手法极具挑战。

  经过20多年来的不断尝试,根据厚薄不同的青花底坯,罗小聪如今仅凭一把刮胡刀和刻刀,便可以娴熟地创作出不同意境的山峦与天空、河流与冰川、村庄与人物……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纠错】 【责任编辑:谭雪莉】